首页

优美之家地址论坛

时间:2025-05-30 04:00:09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25127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马帅莎 李仪)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地球准卫星之一。天问二号任务工程目标一是突破弱引力天体表面取样、高精度相对自主导航与控制、小推力转移轨道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二是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科学目标则聚焦于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多项物理参数,一是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轨道参数、自转参数、形状大小、热辐射特性等物理参数,开展轨道动力学研究;二是开展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形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以及可能的喷发物等研究;三是开展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研究,测定样品物理性质、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开展小行星和太阳系早期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仅仅是天问二号任务漫长探测过程的“第一步”。天问二号任务技术难度大,工程风险高,共包含发射段、小行星转移段、小行星接近段、小行星交会段、小行星近距探测段、小行星采样段、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再入回收段、主带彗星转移段、主带彗星接近段、主带彗星交会段、主带彗星近距探测段等13个飞行阶段。其中,小行星探测和采样返回包括9个阶段,发射段顺利完成后,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这一阶段将持续约1年,期间需实施深空机动、中途修正等操作,直至距离小行星约3万公里处。随后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交会段、近距探测段,在近距探测段按照“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原则,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则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任务。

  探测器上共配置了中视场彩色相机、多光谱相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热辐射光谱仪、探测雷达、磁强计、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喷发物分析仪、窄视场导航敏感器、激光一体化导航敏感器、旋转衍射高光谱相机等11台科学设备。这些先进设备将助力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进行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白国龙 摄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78次发射。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我国高轨发射的主力火箭,也是我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此前已完成108次发射,曾执行过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月工程任务。为确保“长征三号乙火箭‘可靠、精准、准时’答卷”,跑好天问二号任务“第一棒”,设计人员历时2年完成了多轮设计迭代,同时满足了各方约束要求,实现火箭与探测器完美“交接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辽宁省发生强降雨过程 水利部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4月10日,香港城市大学般哥展览馆举行“丝织繁华:从中国到欧洲之路”展览的传媒预览。该展览囊括约150件珍贵展品,由丝绸自古代中国出现至现代的演变,深入探究丝绸的历史,通过来自中国、法国、印度及意大利的各类珍贵丝绸文物,剖析其在艺术、贸易、时尚与技术上的发展,并展示中国丝绸和传统织物工艺于两千年间,如何对全球文化起重要影响。

“《条例》设立‘科技创新’专章,对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业‘智改数转’等作出规定。通过结合我省盐湖产业发展实际,有的放矢强化系列制度供给,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层次,增强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徐大信说。(完)

我国首次发布仙宾礁珊瑚礁“体检”报告 菲方炮制言论毫无科学和事实依据

2023年8月,母子俩在自家门店举行了简单的交接仪式,“那一刻,我接过了母亲传承的家业。尽管现在母亲还在鼎力支持我,但她其实越来越隐居幕后。”

外媒:法国阿尔卑斯山地区获得2030年冬奥会举办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拍蓝天”“晒蓝天”已成为江苏市民日常。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江苏优良天数比率从60.3%上升至79.6%,上升19.3个百分点。

天津惠灵顿签订足球合作备忘录 双城联手共促足球发展

走进位于大理州漾濞县平坡镇向阳村的阿尼么村,随处可见的艺术装置与周围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一道道绘有黑白电视机、收音机和唱片机等复古图案的石墙格外亮眼。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